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学者的形象与武士的形象是不同的。他是一个躲在书房里,拦不住鸡的弱书生。今天,这个概念可能已经改变了。
哈佛医学院教授 John Ratey 花了 20 多年的时间来揭示运动、大脑和心理健康之间的神秘联系。他说,四肢发达的人头脑并不简单,因为锻炼需要的同时,也是锻炼大脑。运动可以改变大脑!
学习,运动得越多,脑细胞就越多
远古时代,原始人以狩猎采集为生,奔跑追逐猎物,每天行走8000至16000米。
作为移动生物,大脑是为运动而设计的。
海鞘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类似水母的微小生物,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海鞘的幼虫有一个简单的脊髓和一个由300个神经元组成的“大脑”。它们必须在出生后12小时内找到礁石附着,否则就会死亡;而一旦附着,它们就会吃掉自己的“大脑”,因为不锻炼,大脑就没用了!
回到人类本身,人脑是由1000亿个神经元组成的。神经元通过树状树枝上的“叶子”,即突触,通过相互接触连接起来,传递复杂的信息。
▲突触:神经元之间进行通讯的特定关节
在解释运动如何改变大脑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以下两组概念:
神经递质:大脑内信息传输的介质,调节大脑中的信号传导过程,包括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虽然产生它们的神经细胞只占大脑数千亿个细胞的1%,但这些“调节器”却发挥着压倒性的影响力。
其中,血清素控制情绪,就像“大脑警察”。长期困扰现代人的抑郁、焦虑、强迫症等神经症,其根源就在于血清素分泌不受控制;去甲肾上腺素与注意力有关。力量和认知;多巴胺影响学习能力、满意度和注意力。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被誉为“大脑的优质营养肥料”。它可以增加突触可塑性,促进神经元细胞再生,进而建立和维持神经细胞回路,这是大脑本身的基本结构。
曾几何时,大脑被认为是一个成熟的硬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岁就能看出年龄”。
随着现代脑科学的蓬勃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人脑每时每刻都在进行重塑。
连接神经元的突触不仅具有可塑性,而且可以创建更多、更强的神经网络;但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海马区不断产生新的神经元干细胞,这些细胞发育成神经细胞并加入神经系统。在网络中,完成了“神经生成”的过程。
最终,我们构建的神经网络越发达,我们可以存储的记忆和经验就越丰富,学习起来就越容易。在此期间,神经递质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充当催化剂,为整个过程保驾护航,运动起到改善作用的正是这两类化学物质。
▲遍布人脑的神经网络
研究表明,锻炼可以在三个层面上提高学习能力:
锻炼可以改善思维模式,提高警觉性、注意力和驱动力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感到沮丧时,你根本不会思考任何事情。你出去跑了几圈,回来时感觉神清气爽。你担心的事情实在不值得一提。
运动可以改善情绪,调节和优化大脑功能。秘密在于,运动可以增加神经递质的水平,并实现神经递质和大脑中其他化学物质之间的平衡。
运动使神经细胞做好准备并促使它们相互连接,这是连接新信息的细胞基础。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吗?事实上,科学家们从发现到注意到这一点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
运动会大大提高大脑中BDNF的水平,就像给大脑施肥一样。吸收营养的脑细胞连接变得茂盛,大脑就这样“成长”。
运动触发海马体干细胞分化成新的神经细胞
既然连接神经元的突触是可塑的,那么神经元本身呢?上世纪末,科学家证明神经元像体内其他细胞一样分裂和增殖。其中,成年哺乳动物大脑的海马区拥有终生的神经元干细胞。
解剖后发现,运动小鼠海马体中新生干细胞的数量是不运动小鼠的两倍!
“神经发生”被认为是脑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运动可以诱导“神经发生”,然后为大脑创造替代部件(新的神经元细胞)。
什么样的锻炼计划对于重塑大脑最有效?
内珀维尔中央高中,内珀维尔学区 203,伊利诺伊州,美国。
早上7点10分,一群高中生经过一番热身走上学校操场跑道。 1600米长跑将在这里举行。
因为在第一节文化课之前,内珀维尔中心高中的体育课被称为“零点体育课”。
当胖女孩米歇尔气喘吁吁地冲过终点线时,她得到了A,这和第一个跑完比赛的长跑运动员杰克一样!
事实证明,所有学生都必须佩戴心率监测器,并根据心率监测器上显示的数据进行评分,而不是根据谁先到达终点线。
《零分体育课》全新评价理念——尽力比跑快更重要!完全颠覆了以往更快、更高、更强的评分标准。
与此同时,内珀维尔中心高中的学术水平显着提高,明显超越其他同类学校。
在每四年举行一次的TIMSS考试(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发起和组织的评估,衡量学生数学和科学水平的国际基准)中,内珀维尔中心高中的学生在科学和数学领域。 1号、6号的非凡表现;相比之下,美国学生的平均成绩在国际上分别排名第18位和第19位。
在瑞迪教授看来,美国流行的“零分体育课”至少带来两点启示:
首先,什么时候运动对大脑的影响最好?
2007年,德国科学家发现,人们在锻炼后学习词汇的速度比以前快了20%。
运动后会产生优化运动的大脑效果!因为一旦运动结束,血液几乎立即返回大脑。如果有需要敏锐思考和复杂分析的事情,就是集中注意力的最佳时机!
研究表明,运动的有益效果至少可持续6周,仅一项运动的“耐力”可持续1-1.5小时。
如前所述,运动会产生大量神经元干细胞,环境优化的刺激有助于它们生存和分化,并最终加入神经网络。
在“零点体育课”背景下,清晨的体育课为一整天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大脑提供学习所需的最佳工具——神经元干细胞;然后文化课刺激和促进新的神经细胞连接到神经网络。
至此,这些“可塑人才”终于被尊为脑回路正式成员。
正因为如此,“零分体育课”也被称为“学习准备体育课”。按照这个规则,如果以后有下午考试的话,不妨在午饭前做做热身运动吧!
二、速度快≠身体健康
其实,在非竞技性的健身运动中,决定性的因素是你是否真正动起来。
那么,多少运动量才足够呢?医学界对此还没有定论。然而,追随人类祖先的脚步,有氧运动显然是最可靠的选择:每天坚持步行和慢跑,每周进行几次长距离跑步,时不时地跑得像追逐猎物一样快。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美国运动医学学院的建议是:每周至少 5 天进行 3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在有氧运动中,心率已成为衡量运动强度的标准。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最大心率=220-实际年龄
低强度运动:最大心率的55%—65%,常见运动如散步;
中等强度运动:最大心率的65%—75%,常见运动如慢跑;
高强度运动:最大心率的75%—90%,常见运动如快跑。
此外,在特定的体育项目中,有氧运动和复杂的活动对大脑都有有益的作用,并且相辅相成。
因此,除了跑步之外,还可以做瑜伽、太极拳、杠铃练习等。越多越好。
其中,有氧运动可以增强神经递质,建立新血管输送生长因子,促进新细胞的生成。
不久前,《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指南》在上海发布,为上海未来学校体育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向。这份汇集了中国医学、教育、体育专家的权威文件指出:
儿童青少年每天应积累至少60分钟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其中至少3天的高强度体力活动和抗阻活动,以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健康。
久坐行为的健康风险与体力活动无关。换句话说,即使你达到了建议每天60分钟的中高强度活动,如果你仍然长期从事久坐行为,仍然会对你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运动在生活中不是可有可无的。少量的运动是有益的,运动量越多越好。看来在这个问题上,东西方已经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共识。
因此,除了吃饭、睡觉、读书、工作之外,别忘了锻炼身体。它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带上你的家人,尤其是你的孩子,一起去锻炼身体,祝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iguoci.com/html/tiyuwenda/9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