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知识问答
  • 科学膳食搭配助力运动员提升竞技能力与恢复效果研究

    关键词:运动营养;饮食;健康;运动员

    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规定“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整状态”。健身锻炼和合理营养是达到这种状态最重要的保证,而合理的营养来源于全面、均衡、适量的饮食。对于运动人群来说,其营养需求有其自身的特点,应根据适宜的饮食进行改善。以满足他们的营养需求。营养是一门与健康相关的科学。理论上,它属于生命科学的分支。它与病理、医学、卫生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它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在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日益提高的社会背景下,营养满足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理论追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运动营养学是在营养学的基础上运用训练学、生物化学等方法来评价和研究运动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身体素质的科学。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随着体育运动受到广泛关注,运动员的膳食营养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合理的膳食营养不仅是运动员进行大运动量、高强度训练最基本的物质保障;也是提高训练效果和经济能力、减少赛后疲劳、恢复体力、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的前提。竞技运动强度的不断加大,要求运动员能够承受极大的负荷刺激,才能在竞技层面上取得高效的表现。因此,合理的膳食营养是运动员健康促进和正常训练的基本保证。

    1 研究目的

    本文分析了运动中三大营养素的代谢特点,探讨了运动员日常训练和比赛期间的膳食结构,从而获得科学的膳食搭配,有效及时补充运动员所需的营养素,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运动成绩的同时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有效康复,身体健康。让运动员在最佳的营养状态和最佳的身体机能下进行训练,促进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和功能的恢复。

    居家健身营养餐_居家健身健康系列_居家营养宣教

    2 研究方法

    2.1 记录方法

    通过相关文献查阅,可以了解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营养素的代谢特点以及膳食结构的搭配,从而分析和探索运动员营养元素的合理供给策略。

    2.1.1 运动过程中三大营养素的代谢

    营养素分为必需营养素和非必需营养素。食物成分中预防疾病和健康问题的营养素称为必需营养素,其概念是通过观察补充特定食物来治疗或预防因营养补充不足而引起的特定疾病的结果而建立的。三大营养素是指碳水化合物、脂质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和膳食纤维。耐力运动前,较高的糖原储备可以防止运动疲劳。脂质作为体内能量的储存形式,可以维持正常体温,保护内脏器官。蛋白质在身体的结构和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当糖储存低且能量供应不足时,在运动期间和运动后提供能量。

    2.1.2 运动员营养膳食结构

    居家营养宣教_居家健身营养餐_居家健身健康系列

    运动员的能量需求是维持体形、身体结构、生理功能以及正常运动训练和比赛所需的食物能量水平。科学的营养膳食结构和补充专用营养品是保证运动员身体健康和体能水平的基本前提。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肌糖原和肝糖原,因此在运动前后补充适量的糖原可以预防运动引起的低血糖。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能占总量的50%-60%,耐力运动员的摄入量可适当增加到65%或70%。当运动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供给受到限制时,脂肪就成为维持持续运动的重要能量来源。脂肪提供的热能占总量的25%-30%。蛋白质提供的热能占总量的12%-15%,其中优质蛋白质不能低于30%。为了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青少年运动员可以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2.2 调查方法

    通过对高水平运动员的访谈,了解和分析运动员每日食物摄入量,收集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膳食搭配,分析合理营养与促进健康的关系。从营养基础理论出发,带动运动员加强对营养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从而维护和促进健康。

    2.2.1 不同运动项目营养膳食结构特点

    合理营养、均衡膳食是人体摄入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以满足生理需要的基本保证。也是增强运动员体能、在训练和比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的物质保障。速度项目运动时是高度缺氧的,其热量是通过ATP-CP系统和无氧糖酵解供给的。因此,饮食中应多添加较易吸收的糖类,以满足机体能量需求,同时补充维生素B1。 、维生素C和无机盐。力量运动需要力量和速度,因此提高肌肉质量是力量运动员的主要需求。因此,根据运动特点,饮食应以高能量食物为主,增加糖原储备,及时补充液体,以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此外,还应注意补充适量的铁,防止运动员特别是女运动员发生缺铁性贫血。

    2.2.2 运动员比赛期间的膳食营养

    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通常处于高度兴奋、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生理应激状态,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甚至应激性腹泻等症状。因此,运动员比赛时的营养是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物质保障。比赛前十天,进入调整期,相应减少热量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增加碱储备。运动员在赛后需要及时合理的营养补充,帮助恢复体力、消除疲劳。赛后2小时内,高强度比赛后应立即服用100~150g葡萄糖,以补充运动员热量消耗,促进肝糖原储备。赛后补液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过量饮酒。此外,有利于赛后体力恢复的中药还可以包括人参、鹿茸、当归、阿胶等。

    3 结果与分析

    3.1三大营养素摄入比例不合理

    调查分析发现,运动员三大营养素摄入比例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脂肪、蛋白质摄入过多。由于缺乏运动营养知识,一些运动员忽视了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的摄入,普遍认为肉类和蛋白质摄入越多就越有营养。这导致体内糖原储备减少,血液中氨浓度升高,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身体的这些生理变化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还会导致大脑能量供应不足、呼吸和心血管循环系统功能下降。 。最终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严重时会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3.2 三餐热能分配不合理

    居家健身营养餐_居家营养宣教_居家健身健康系列

    运动员膳食安排存在早餐热量低、晚餐热量高的分配不合理现象。调查显示,原因是部分运动员和管理人员认为早餐吃太多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影响训练和比赛。有些运动员忽视了早餐的重要性,选择空腹锻炼。经过一整天的训练,身体疲劳和强烈的饥饿感使得运动员的晚餐热量过高,引起脂肪转化和堆积,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3.3 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

    微量营养素的每日需求量相对较少,但它们对人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运动过程中。本文通过数据查阅和调查发现,运动员膳食中微量营养素供给不足,部分维生素和无机盐达不到运动训练的要求。这会相应地导致体内酶活性下降,引起新陈代谢和内环境紊乱,从而削弱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体能。对于青少年来说,甚至会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结论和建议

    目前,运动员在营养元素的补充和营养膳食结构的搭配上还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因此,运动员的膳食应严格按照运动营养知识进行,以保证运动员的健康,提高其比赛能力和训练质量。建议运动员和教练员提高运动营养知识,科学管理膳食结构,定期监测运动员营养状况。在饮食方面,要做到科学合理的营养搭配,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制定合理的膳食结构计划。

    参考

    [1] 黄晓旭,王晨,张亚丽,等。应用调整膳食平衡指数评价上海优秀运动员膳食质量[J].中华运动医学杂志,2015,(03):266-270。

    [2]徐晓伟,郭震,王菊,等。健康管理食品营养成分数据表达方法研究[J].中国食品与营养,2016,(12):5-9。

    [3]何尤娜,翟凤英,杨晓光,等。我国膳食平衡指数的修订[J].营养学报,2009,(06):532-53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iguoci.com/html/tiyuwenda/9241.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