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父亲捡球的6岁男孩,总是好奇地看着橙色的球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抛物线,嗖嗖地穿过篮筐,不断刺激着他小小的心中燃烧的篮球火焰;
在全场的惊呼声中,这位身穿红色球衣的新秀球员一跃而起,完成了一记威力十足又漂亮的“风车”扣篮,宣告2014-2015年CBA全明星扣篮大赛冠军不再悬念;
拥有辉煌历史的八一男篮于2020年正式离开。在经历了近半年的质疑和彷徨之后,这位披上北控球衣的18号前锋终于重返赛场,诉说着交织在一起的“遗憾、遗憾”。镜头前的兴奋、期待”。复杂的情绪;
2024年4月,球队宿舍的顶灯打开,在他的脸上形成一道硬弧光。这位在职业篮球界摸爬滚打九年的“队二哥”轻描淡写地讲述了自己如何应对伤病带来的坎坷:“我不再是小孩子了,很多问题我都能消化”我自己”...
从好奇的少年到热血青年,从无奈“北漂”时内心的起伏,到回到故地后的宁静与淡然,记忆涌动,人物叠加,创造出完整的肖像。
罗凯文作为宁波富邦男篮俱乐部的运动员,自然无法与篮球界的前辈相比。他的粉丝数量和市场号召力也远不及同时代的“明星球员”。但他身上体现了所有运动员所共有的优秀精神品质:勤奋、自律、坚韧、勇往直前、日积月累的钢铁般的毅力。
父辈的梦想在“小镇男孩”身上熠熠生辉
罗凯文与篮球的结缘,源于父辈的梦想。
他的家乡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一个“东头发生的事,当晚传遍西头”的小镇。大多数人都有着简单而务实的梦想,期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好好学习、努力学习。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职业体育事业。
罗凯文的父亲罗海很早就开始为儿子营造良好的篮球氛围。 “当我对什么是运动还一无所知的时候,父亲就开始带我看球、踢球,他督促我练习身前变向、胯下运球、转身运球等基本功。每天至少运球一次,年轻的罗凯文在室外球场上被太阳晒黑了,但他也练就了扎实的篮球技术和对这项运动的基本了解。
但在职业生涯初期,罗凯文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身体条件有限,身高、力量、弹跳、爆发力和技术并不突出。即使他在U15比赛中状态火热,被八一男篮看中并通过试训时,他的前体校教练仍然会诚恳地劝告他:“你的条件不好,所以你一定要多加练习,肯吃苦!”
幸运的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从小到大的积累,加上高水平俱乐部的专业饮食和系统训练,罗凯文的身体素质突飞猛进。刚入队时,他只能“勉强接住篮子”,但一年后,他就能在球场上“飞上天,逃出地”,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就这样,“培养兴趣、锻炼身体”的朴素愿望,变成了“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运动员”的美好梦想。各项荣誉纷至沓来——亚青赛亚军、全国U16扣篮大赛冠军、国际U17青少年男子比赛亚军、全运会篮球青少年组第二名、亚洲耐克训练营扣篮大赛冠军、2014-2015 CBA 赛季全明星扣篮大赛冠军。
当时,前国家队主教练王非称赞他“爆发力出色”。八一男篮队友王雷笑着说,“后进生很可怕,我得靠边站。”这位19岁的“小三”几乎一夜之间走入聚光灯下,一度被称为“希望之星”。
新秀赛季,罗凯文首发25场比赛,场均得到10分,帮助他在球队站稳了脚跟。这个“小镇男孩”的职业前景一片光明。
图为罗凯文与队友交流。
十年“轮回”,我懂得了坚持的可贵
不料明媚的阳光过后,又是狂风大雨。
在八一男篮的第二个赛季,罗凯文因左膝内侧副韧带断裂而赛季报销。他不得不休息八个月。对于一个刚刚出道、表现不错的年轻球员来说,这无异于一记耳光。 “我很痛苦,也很焦虑。我担心我的未来会受到影响,我害怕辜负父母和朋友的期望。”
随之而来的就是球队命运的跌宕起伏。 2018年,陪伴宁波球迷20年的八一男篮将主场迁至南昌。两个赛季后,中国篮协收到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军事体育训练中心的来信,正式宣布八一男女篮不再参加CBA和WCBA联赛。这意味着八一队全体球员将暂时失去上场机会。
得知这一消息后,家中三代都是军人、从小就充满“8月1情怀”的罗凯文傻眼了:“我彻底糊涂了,无法接受球队解散的事实。 ”
经过半年的等待和沉淀,通过窗口期重返赛场并加盟北京北控男篮后,罗凯文心存感激和期待:“我相信,如果事情没有变得更好,那就是因为这还没有结束。”
但他没想到,在“北京漂”的两年时间里,他的出场时间跌至职业生涯的谷底。他的场均得分徘徊在2到3分左右,投篮命中率也只有30%多。曾经耀眼的“灌篮冠军”和“8月1新星”在新环境、新竞争中黯然失色。
那些艰难的岁月是罗凯文最难忘的记忆:“除夕夜,我没有回老家,也没有叫父母陪我,我一个人躺在宿舍的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去哪里,甚至想过退休。”
此时唯一能支撑他的,就是“还没有结束”的小执念。让罗凯文熬过了最低迷的两个赛季,顶住了伤病的打击,顶住了外界的压力。直到重新组建的宁波富邦男篮与北控男篮达成协议,直到他回到这座熟悉的城市,与昔日的恩师、队友重逢。
八一男篮离开几年后,宁波职业篮球队正处于重建阶段,这给了罗凯文多年不曾拥有的广阔发挥空间。 “教练组给了我信任和支持,多年来我一直压抑着自己的精力,渴望在赛场上展现出平时的训练能力,我很高兴我做到了。”
是的,罗凯文做到了。 28岁,在自己的第九个赛季,他在32.3分钟的出场时间内得到11.2分4篮板1.2助攻0.8盖帽,三分球命中率接近39%。上述所有数据均创下职业生涯新高。
他不再是19岁的八一扣篮王,但他更强了,更稳定了。他来之不易的三分球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成为了这支年轻球队的重要首发球员和未来。的一部分。
经历“老八一”的落幕和“新宁波”的同城离去,这场跨越近十年的“轮回”让罗凯文真正懂得了坚持的可贵。
采访中,有人问到:如果有机会和19岁的自己对话,你会说什么?罗凯文这样回应:“我会告诉他,谢谢你没有放弃,坚定地选择了篮球。”
可以肯定的是,19岁的罗凯文也会用同样的话回应:“谢谢你没有放弃,继续坚定地选择篮球。”
不慢不慢,不骄不躁,满怀希望重新出发。
过去的一年,宁波富邦男篮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完整的主客场赛季,也在比赛开始前就明确了“冲击季后赛”的目标。但在伤病潮、外援频繁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球队战绩并没有达到预期。赛季中期起伏不断,最终战绩排名联盟倒数第二。
在第一、第二阶段有多次精彩表现的罗凯文,在春节后也遭遇伤病困扰,至今仍未恢复状态。但现在,他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也找到了应对逆境的方法:保持头脑清醒,排除干扰,用更科学、系统的训练来提升自己。
早上他困极了的时候,他就会起床,洗漱,“强迫自己先去训练场”。当外界有传言时,他会主动“屏蔽”社交媒体,让自己专注于比赛,不让“凝视天花板”的场景重演。
赛季期间,罗凯文会在训练后专门磨练投篮,“每周训练五六天,每天投篮400到500次,巩固肌肉记忆”。即使在休赛期,罗凯文也会找到熟悉的康复机构来制定计划。请私人体能教练进行力量训练,并与日常球类训练相结合,全方位提高你的竞技能力。
不急不躁、不骄不躁、自律反省的心态,严格严格的训练,让罗凯文有信心进一步延续自己的职业生涯。 “这几年我一直在努力改变‘出道即巅峰’的局面,现在终于追上了甚至超越了原来的自己。我希望留在这里,坚定地、慢慢地向前走,并在更长的周期内取得更大的成功。”
而打篮球也在时间的催化下融入了肌肉、骨骼和血液,成为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训练、热身、比赛,场上场下的所有时刻都是我所热爱和沉迷的,它们都给我带来成就感和幸福感。”
这一刻,罗凯文的眼睛里精光闪烁。那个晒黑的捡球男孩和那个年轻无畏的扣篮冠军似乎就在我们面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iguoci.com/html/tiyuwenda/9280.html